于 舜
我县地处边塞之地,民众自古重武轻文。从战国初设立延陵邑始到新中国的成立,在近两千五百年历史中,科举考入文职官员寥寥无几,但武进士、武举人、武官家族层出不穷,如闵家、罗家、穆家、于家等,今天详细介绍一下于家的代表人物于舜。
县志记载于家的先祖名叫于聪,浙江湖州府(今浙江省北部)人,出生于元朝末年,自幼酷爱读书。经人指点,投奔当时有名的学士刘伯温,后随刘伯温参加朱元璋的义军。洪武二十六年(1393年),于聪以战功授天城卫千户。就此,于聪便入籍天城卫,娶妻荫子,成家立业。
明朝卫所以下武将官职基本是世袭。于家的官职世袭到于舜的父亲于宏,他有两个儿子,长子于尧,次子于舜。于舜,字温泉,嘉靖九年(1530年)生于天城卫。于宏非常重视后代个人能力的培养,他专门请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先生,来家里教两个儿子读四书五经、历算等。他亲自传授武技、骑射、兵法韬略等,同时教育兄弟俩为人要慷慨、宽容,为武将要无畏无惧。
兄弟俩禀赋聪慧,少年时就抱负远大,立志学好文武艺,报国济民,匡扶正道。只可惜,哥哥于尧体弱多病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成年娶妻后,生下了一个男孩,取名于凤仪。而他的病情却日渐加重。弟弟于舜体格健壮,勤快好学,十分懂事。常常跟在父亲身边,使他有更多的机会练习武艺,学习骑射。
嘉靖二十九年(公元1550年)六月,鞑靼部俺答汗带领骑兵进犯大同,沿途烧杀抢掠。于宏接到大同总兵张达的命令,率军前去阻击。他预感这是一场恶仗,就没敢让于舜跟随,留在家里照管于尧和凤仪。他统领部队向大同进发,不料,在阳和卫(今山西阳高县)境内与一大股鞑靼骑兵相遇。他不畏强敌,率先杀入敌阵,斩杀蒙古骑兵十数人。但由于敌众我寡,最后身陷重围,战死在沙场。
于宏战死的消息,大同总兵张达派快马密奏明廷。明世宗嘉靖帝当即加封于宏的长子于尧为卫指挥使(正三品)。
没等圣旨送达到天城,于宏战死的噩耗已报至家中。于舜踉踉跄跄地扑到哥哥的病榻边,和哥哥一起嚎啕大哭。全家人也都悲痛欲绝。久病不起的于尧,哪里经受得住如此沉重的打击,登时浑身抖作一团。他正欲悲怆地哭喊一声,但却吐出一口鲜血,便辞别了人世。他那可怜的妻子本就被一直生病的丈夫弄得郁结缠心,突然受到这样强烈的刺激,撒手撇下了小凤仪而亡。
当圣旨送到于家,按照明朝“有嫡立嫡、无嫡立长、父死子继、兄终弟及”继承原则,应由长子于尧继承指挥使这一官职,但于尧未袭而殁,这样就轮到由弟弟于舜来承袭。然而,于舜却拒绝继承,执意要幼小的凤仪承袭这指挥使官职。呈送圣旨的官员和于家的人,都用惊疑不解的目光望着他!于舜说:“如我兄长不死,凤仪不是理所当然的子承父荫吗?长兄尸骨未寒,我这个当叔叔的岂能夺了这个可怜的遗孤的继承权呢?这样让我如何向死去的父兄交代?”
送圣旨的官员,往日耳闻目睹的皆是权谋诡计的宫廷争斗,官宦世家你争我夺的卑劣行径。今日却看到于舜如此忠厚大义,气量宽宏,甚是感动,就遂了于舜的心愿,把朝廷加封的指挥使官职,由凤仪继承了。
于舜感恩戴德的连连拜谢。官员见于舜是诚心地让出职位,就又上奏朝廷,加封于舜为镇虏卫副千户的官职。
从此,于舜在公务以外,把凤仪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教养,既当父又当母,教文又教武。不辞辛苦,不避嫌怨,一时被民众传为佳话。
于舜的一举一动,把驻新平路的武略将军(虚职、从五品)感动得落下了眼泪。武略将军敏锐地意识到,这个年轻人年纪轻轻,却有如此气量,是个可造之才。于是就把自己的侄女渠氏嫁给于舜为妻。
不久,渠氏生下了一个男孩,起名于翔仪。凤仪、翔仪,自幼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童年时代,这一对亲叔伯兄弟便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。据《地方旧志》中记载他俩:为人大方,不吝惜;才智过人,不自傲;骁武超众,性慷慨;多英略,通达工艺、算术、武技等各种能力。
于舜一有空就带着凤仪、翔仪翻山越岭,去距天城六十里地的新平堡请武略将军亲自教授他们谋略、武艺。凤仪长到十六岁、翔仪长到十四岁时,已经掌握了很多军事韬略和武技。弟兄俩常常骑上骏马,越过长城,奔驰射箭,枪刀对练,实战的武技已经十分精湛了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兄弟俩文武全才、孝顺贤良,博得百姓们的信服,在大同一带也有了名气。凤仪十八岁,升任大同西路右参将;翔仪十六岁时,升任大同东路左参将。弟兄俩显示出的胆略、见识和武功等样样都好,难分高下,深得大同总兵的喜爱、器重。
于舜看在眼里,喜在心中。他仰望蓝天,情不自禁地感慨道:“哥哥啊,你若是在天有灵,大可欣慰了,孩子们都胜过了我们这一辈儿,保佑他们吧!”
万历十五年(公元1587年),蒙古鞑靼部入侵陕西。边防求援告急奏折,一本接一本地堆在皇帝的龙案上。五十七岁的于舜为报答皇恩,主动请缨,奉命远征。他与陕军一起数次跟蒙古骑兵交锋,虽然身负几处刀伤,但也杀敌十数人,立下了战功。
于舜回到天城卫后,不久伤势就痊愈了。可他是个闲不住的人。出南城门外转了两圈儿后,竟然购置了十二亩田地,开始种植庄稼,当起了农民。他在“躬耕陇亩”劳动之余,经常跑到别的地头和人家聊天,聊着聊着,又帮着人家干起活来,并且一干就是多半天,说是补聊天耽误下的活。
于舜乐意与民为伍,街上摆摊的小商、店铺里的伙计、耍手艺的匠人、私塾的先生等都是他的好友。特别是跟贫苦的劳动人,彼此交情很深,晨晚相聚。常言道: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一来二去,原本就廉洁自持的他,生活更是克勤克俭,处处节衣缩食。然而,于舜绝不是个吝啬、抠门儿的人。每当遭遇天灾年荒,他就慷慨解囊,赈济乡亲,毫不吝啬。
万历二十八年(公元1600年),洋河流域上游连续下了二十多天的大暴雨,洪水漫过了城墙的西北角,流到了城里。街道漫水,低洼的房屋被淹,不少民宅倒塌,灾民流离失所,惨不忍睹。
于家大院地势高受损不大。于舜家里人少,就合并住在一条大炕上,腾出来的居屋收留无家可归的灾民。于舜又倡导富户人家,有钱出钱,有粮出粮,有房出房,捐出银、粮、房周济难民。他带头在自家的大门外搭起席棚,把历年积攒的粮食全都拿出来,分发给灾民。
同时,于舜又积极资助在废墟上盖房的人。每当有人盖房登门借钱时,他一概不拒。他本来想拿出钱捐给求借者,但又考虑到怕人家难为情,不好意思接受。就想出了个妙招:一手拿着银袋,一手拿着账本,主动送到人家的门上,留下银子,记在欠账上。后来人们发现,他不仅从来不去催要欠账,就是欠债人主动把钱还到府上,也被他婉言地拒收了。
在平时,于舜只要是听到有人说,那家因贫困所迫,把刚死去的亲人卷于席筒,他定会解囊相助,施与棺木;那家遇到灾祸而倾家荡产,不得已把女儿典到妓院,他准会携带银两去为其赎身。日久天长,受到他恩惠的人家不计其数。他慷慨大方,好善乐施的义举,很快在天城卫传播开来。
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初秋,一场大暴雨过后,于舜步行到大西街,被一股滚滚而来、漫过街面的洪水挡住了去路。多少年来,一下大雨,半个西南街的雨水都要漫过这段街道,向北流去。行人只得脱鞋、卷裤,提心吊胆地趟着混浊的水流而过,给百姓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
眼前的场景,深深地触动了于舜,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自己出资,建造一座坚固耐用的桥。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,终于在入冬时,一座美观实用的石桥竣工了。民众一致要起名叫“舜桥”,并强烈恳求把这名刻在桥头上,意在过桥不忘出资造桥的人。正当石匠拿起钢凿准备刻字时,被急匆匆赶来的于舜制止了。他说:“这名儿起得不妥,刻在桥上就更不妥了。我看,就叫‘石桥’吧!”从此,“石桥”这名和这桥,一直沿用了三百七十多年。
民众受到于舜的恩惠、周济,犹如他的字号“温泉”一样,渊源不歇,没有尽头。他一生忠义节俭,多行善举,积德累功,自古道:“积善人家,必有余庆。”不仅他增寿,而且延福于子孙后代。万历十六年间,于舜因儿子于翔仪封为骠骑将军(虚职,正二品),夫人渠世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。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十一月十九日,于舜在天城府邸寿终正寝,享年八十有一。死讯很快传遍全城,城内的职官、父老、百姓都挥泪来吊祭。出殡的那天,自发来送葬的民众跪满了整个南街的路面,哭声撼天震地,相闻数里。万历三十九年正月二十二日,于舜同渠夫人合葬于天城卫城南九原。
于舜死后,礼部右侍郎朱之蕃(万历二十三年状元)奉明神宗万历帝旨意,亲临天城卫,为其撰写墓志铭,赞扬其:于维于公,洵若温泉,宜尔家乡,沐泽绵绵。仁义之积,忠孝相传,简命尊荣,厥授自天。子孙绳绳,裕后光先,公偕母氏,含笑九原。